|
人越老 觉越少?老年人小心中招睡眠障碍发表时间:2020-12-24 14:06 每晚要醒五六次,睡得迷迷糊糊,直到天明,或总在午夜两三点醒来,再也无法入睡……许多人进入老年,都会有失眠的困扰。“人越老,睡眠就越少”,睡眠不着,这是人们老了之后的现象。睡眠健康管理师了解到,老年人睡眠问题的背后还隐藏着深层原因,如器质性疾病或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六成老人有睡眠障碍。 失眠是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失眠的发生率高达60%。睡眠健康管理师介绍说,睡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节奏紊乱,而出现的睡眠质量异常、睡眠行为异常等临床综合征,是一大类与睡眠有关的疾病,包含了数十种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 年长的人容易有睡眠障碍,Ten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生物钟的变化。 当人老了,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身体分泌褪黑素减少,人们的睡眠模式会发生变化,大多数老年人的生物钟都会提前,他们往往在晚上六七点就睡着了,而在凌晨三四点醒来,这就会导致睡眠紊乱,失调。 2、消耗身体能量少。 因为老人基本已经退休,不需要做什么体力活动,身体能量消耗较少,睡眠健康管理师不会感到疲劳,也不易有睡意,尤其是那些下午有午睡的老人,到了晚上更容易入睡。 3、疾病或药物都有副作用。 老人身体各器官逐渐退化,极易患上心脑血管病、偏头痛等多种老年性疾病,身体不适均可导致老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等。另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氯丙嗪等药物,较常见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失眠。 4、夜尿量增加。 有的老人有前列腺问题或泌尿系统功能减退,会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导致起床后又难以入睡。 5、其他因素 四周太吵,房间太亮,使老人所处的睡眠环境不好;担心,想孩子太多,帮孩子带孩子压力太大,睡眠健康管理师会导致老人心情低落,进而导致老人睡眠问题。 你可能已经患上了睡眠失调症。 "偶尔的睡眠并不重要,但如果对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就要小心了。"滕士超主任提醒,如有失眠(失眠超过30分钟);保持睡眠障碍,容易醒来(整夜觉醒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及失眠感觉消失;在三个月内每周至少3次,十有八九得了失眠症。 失眠的危害不小。对正常的人来说,如果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又有很大的精神压力要去工作学习生活,容易导致精神衰弱,长时间这样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这样一个长期受睡眠困扰的人来说,经常会诱发高血压、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健康。 失眠症如何治疗? 西药治疗失眠,主要是通过服用抗焦虑药和安眠药,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长期服用,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并伴有头晕、乏力、口干、多汗、心悸等不良反应。 睡眠健康管理师认为,失眠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内伤,或病后年老,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原因,造成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中医治疗失眠有很多独特的方法。除开清心安神、养血疏肝的中药汤外,通过中药泡脚、穴位贴、耳穴埋籽、经穴按摩等外治疗法,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怎样治疗睡眠呼吸障碍? 失眠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常常会出现打呼或是在睡眠时突然憋醒的情况,其实这与睡眠时咽腔狭窄有关,舌平躺之后舌根就会后坠,造成咽腔狭窄,另外一些人如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还会引起呼吸困难。 推荐这类人群去专科做睡眠呼吸检查,以评估病情是否严重,再去耳鼻喉科睡眠健康管理师看看是否有咽腔狭窄。如可手术治疗,打开咽腔是最佳选择,如不适合手术,可在睡觉时佩戴无创呼吸器,在呼吸暂停时帮助呼吸,以避免夜间缺氧的发生。 这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1、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老年人而言,建议每天应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和相同的起床时间,尽量保持睡眠规律,形成良性循环。 2、睡前一定要放松心情,睡前不要看一些比较激烈的影视剧、竞技比赛等节目,可以听些舒缓的音乐,让大脑进入安静的状态。 3、睡前切忌吃太饱或太饿,也不要喝一些刺激性的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以喝一杯牛奶,有助于失眠治疗。 4、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动作不变而减少运动量,但实际上适当的运动却能提高身体的能量消耗,睡眠健康管理师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以便在晚上能迅速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