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失眠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21-02-16 20:30

  在现代人中,失眠症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失眠治疗很多人的睡眠质量不好,导致第二天的精神状况也不好,这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失眠,失眠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失眠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差、其它症状继发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来、多梦、早醒、不易醒来、感觉不适、疲劳、白天睡意重、失眠治疗一周出现3次,持续时间至少1个月。


  失眠症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六种


  睡眠潜入期: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维持睡眠:夜间觉醒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


  睡眠质量:多恶梦;


  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


  总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


  日间残余效应:失眠治疗第二天早晨感到头昏眼花,精神萎靡,困倦等。


  引起失眠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个是心理的,一个是生理的。


失眠治疗


  在心理方面,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失眠治疗节奏加快,人的压力增大,在日常生活中,思想上的冲突、工作上的紧张、学习上的困难、希望的幻灭、亲人的离别等一些积极的因素,或者是成功的喜悦,都会给人带来不眠之夜的感觉,像这样的失眠就是心理性失眠也有恐惧、激动、失眠治疗害怕睡眠,焦虑、紧张、忧郁、愤怒等情志上的心理因素失眠。


  另一方面是身体因素,多因健康状况不佳(如气喘气急,疼痛,胃部不适,夜尿等),生理节律失调,睡眠环境影响,失眠治疗个人饮茶,咖啡等。


  睡眠,绝非单纯地培养生息恢复能量那么简单,它对巩固记忆、调节免疫功能、保持注意力、保持良好情绪和敏锐判断都有重要作用。失眠治疗长时间失眠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无法估计的。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失眠治疗失眠在中医里被称为“不卧”、“不眠”和“不睡”等,《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到「胃不和,则卧不安」,「气虚则五脏六腑也虚」这一病机,并提出「补之不足,泻之有余,调之虚实,通之道,除之邪」等方法。


  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主,而失眠的辨证以肝气郁结、肝火扰心、心脾两虚、心胆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为主。


  肝郁结型失眠


  具体而言,肝气郁结型失眠,失眠治疗多表现为难以入睡、睡不着、睡不着、情绪低落、思虑过度、敏感多疑、善太息、舌淡紫色、苔薄白脉。以治疗为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平素可与玫瑰、熏衣草等泡水代饮。


  肝火扰心型失眠


  肝火扰心型失眠,表现为少睡、烦躁、面部痤疮、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主要以丹栀逍遥丸、失眠治疗龙胆泻肝汤等加减治疗。可与莲子心,菊花等泡水代茶饮。


  心脾两虚失眠


  心脾两虚型失眠,多为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气短、心悸、神疲乏力,面黄肌瘦,舌苔薄,脉弱。


  本方主要以人参归脾丸加减为主,可与龙眼肉、蜂蜜、大枣等泡水代茶饮。


  心胆气虚失眠


  心胆虚型失眠,多因突然间惊恐,或耳闻巨响,见有异物,或危急失神,表现为恶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舌淡脉弦。


  主要以安神定志丸加减为主,失眠治疗平素可在睡前用温水冲服珍珠粉,或用灵芝等泡水代饮。


  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型失眠,多因身体虚久病阴亏,或纵欲过度,遗精,使肝肾阴虚者,心火独盛,表现为心烦不安,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腰酸脚软,舌红,少苔,脉细。


  疗法主要以天王补心丹、失眠治疗知柏地黄丸等加减疗法为主,平素可用麦冬、石斛、百合泡水代茶饮。


  痰热内扰型失眠


  痰热内扰型失眠,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滥食肥甘,生冷,或嗜酒,引起肠胃发热,痰热上扰。主要表现为无眠、头重、胸闷、烦躁、气短、吞酸、不思饮食、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在治疗方面,主要以黄连温胆汤、失眠治疗黄石滚痰丸等加减治疗,平素可多食绿豆、薏苡仁、红豆等有清热化痰利湿的食物。


  实际上失眠的类型还不少,失眠的原因大多与心理原因有关,无论哪种原因,我们都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失眠治疗努力使自己的作息时间更有规律,并且一旦失眠了,必须根据自己的症状进行适当的治疗,这样才能尽早摆脱失眠的困扰。


客服咨询
 
 

微信图片_20201106085246.png

电话:400092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