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昨晚,有三亿人没睡好,失眠该重视了,四个方法或能改善睡眠

发表时间:2021-03-10 14:40

  现在失眠是很常见的现象。数据显示,我国约3成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治疗障碍。


  这就是说,每晚大约有3亿人不能睡好。睡眠治疗不佳的问题,是时候引起重视了。

睡眠治疗


  很久以前,失眠就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失眠”的行列。


  青年作为社会、家庭的主力军,失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由这些生理问题所衍生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即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提高睡眠治疗质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那怎样提高睡眠治疗质量使自己睡得更香呢?


  传统的治疗方法,现代科学的镇静催眠疗法,虽可解一时之急,但其依赖却广受诟病。

睡眠治疗


  比较而言,传统中医治疗失眠症,反而有更好的口碑。当然也不乏很多普通的调理方法。如归脾汤,天王补心丹,枣仁汤等。总而言之,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养心,养血,安神等方面着手的。


  以上方法,部分或有帮助,但还是不乏一些比较顽固的失眠症。

睡眠治疗


  对养心安神作用不大的失眠,或许,我们应该多挖掘一些方法,参合诸药,对症施治才行。下面这四种方法可供参考:


  肝郁化火或心火不旺引起的失眠:


  肝主泄、心主藏神,无论肝郁火旺或心经有热,都容易引起心神不安。这样的失眠,当从清火除烦,宁心安神入手。


  本品为苦参,能入心、肝、胃、大肠、膀胱五经,属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上说,它可以“心腹结气,积聚症候群…补中益目”。名医别录》中说:“养肝、养肝、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


  这一观点,被徐灵胎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了苦参“专治心经之火,其功用接近黄连”的说法。近代科学认为,苦参含有苦参素,有一定的宁神安眠作用,但脾胃气弱不宜。在改善失眠方面,苦参通常与黄连、茯苓、红枣配合使用。

睡眠治疗


  肝胃不和而失眠:


  《黄帝内经》说:“胃气不和,卧病不起。”有许多因素影响睡眠治疗,肝胃不和也是常见的一种。胃气降为顺,而胃气降为逆,则需肝疏泄才能顺利。肝胃不和,就会有烦躁不安的感觉。


  肝胃不和的失眠,理当肝胃不和肝脏经络疏泄得力,胃气下降,睡眠治疗自然也就安定了。试着去乌梅提高睡眠治疗。神农本草经:「(乌梅)除热烦满,安神,止肢痛。」具有养血,柔肝,安神,舒络止痛的功效。


  中医学对乌梅的运用,以驱虫乌梅丸最为著名。事实上,乌梅有一种很好的柔肝缓急作用。对血虚挟淤,肝胃不和者,宜以失眠为宜。乌梅姜泡水代茶,早晚一杯,或配以其它疏肝益胃的方剂,临证而化。


  血虚有风之证者:


  血虚失眠,当补血养血,安神定志时,但是,当血虚又有一些“风病证”时,比如睡着了似乎哪里扯了一下,醒来后就不能再睡了,此时该怎么办?


  简单血虚失眠,养血安神的名方有很多种,如归脾汤、酸枣仁汤等。但当失眠有风证时,补血之品多滋润,祛风之品多辛散,处理起来要麻烦很多。


  这时,可以试一试“防风”改善睡眠治疗。虽然风寒感冒是一种传统的表寒解毒药,但也有“血中风药”之称。日华子本草:“补中益神(防风)…通利五脏…烦躁不安,能安神定志,调和气脉。”

睡眠治疗


  很明显,防风有疏风安养之用。经常在酸枣仁汤中加入适量的防风成分。对于心肝血不足,情志不遂,似动而不动的血虚生风失眠,养血疏风之余,还可通便,改善睡眠治疗。


  促进睡眠治疗的经穴:


  以上三种失眠症,究竟还需要一定的中医基础,才能辨证属于哪一种证型。一般人最适合的,我想还是穴位调理。


  促进睡眠治疗的最主要的穴位是涌泉穴,也就是脚掌心处。可在睡前揉3-5分钟,有助于改善睡眠。


客服咨询
 
 

微信图片_20201106085246.png

电话:4000923339